倫敦巴比肯(London Barbican Estate)


粗獷主義的外表,走進乾淨清幽的空中廊道之後發現這裡原來別有洞天。古城水池遺跡、綠意盎然的私有中庭、繁花盛開的陽台景觀、潺潺瀑布流水聲,巴比肯是一個很有時間層次的場所。
巴比肯原為羅馬城池的所在,都鐸時期利用原有的建築基礎繼續加建。18世紀時此區是著名的紅燈區及貧民窟,19世紀時被倉庫及鐵道取而代之。這個區域逐漸發展到過於擁擠,約有14000人住在目前巴比肯區域之內,密集的建築與狹小的街道已不符馬車運輸的需求。二次大戰期間,巴比肯嚴重受創,人口降到只剩48人,戰後開始討論如何進行都市更新,鼓勵市民再度進駐。1957年倫敦議事廳(The Court of Common Council)決定此區約40英畝的土地將作為住宅使用。這一處位於倫敦市中心的更新案將成為全歐洲最大的戰後都市重建,建築將成為歐洲最高的住宅塔樓,一切建築行為都企圖表現倫敦能夠從戰後重新站起的決心及能力。

巴比肯開發案由年輕的建築師Chamberlin, Powell, Bon設計,其設計理念深受科比意的影響。用意在於創造一個城市聚落,有自己的教堂、學校、圖書館、酒吧及商店等設施,全區內部不設車輛通行用道路。另一有趣的設計概念即為空中走廊,因為其高度不與基地外地面層的街道相連,是屬於住民安靜的公共通道網路及公共空間。巴比肯住宅群於1965年至1976年間完工,主要由三座公寓塔樓(每棟有42層樓)及十三排公寓大樓所組成。建築群安排成英文字母”U””Z”以隔絕出中庭開放空間。整個40英畝的土地中,半開放的庭園及水池就佔約8英畝。19711982年巴比肯藝術中心完工,是整個巴比肯開發案的最後一個建築案。

建築師設計此開發案時是充滿社會關懷的,理想是不同階級的住民混居共享當時英國規模最大的都市集合住宅。直到柴契爾主義當道,私有化的風氣助長房地產市場炒作,巴比肯的產權所有人Corporation of London出售此建築群。目前此住宅群有2014個單元,人口數有4000多人,大部份的單元已為私有,作為自宅使用或是出租給他人。2001年時巴比肯建築群被指定為二級古蹟,以保護其特殊的建築價值,包含其尺度、整合性以及原計劃的企圖心。

社會觀感對於此混凝土的大型都市集合住宅是會隨時間改變的。巴比肯的尺度及設計讓它榮登倫敦最醜的建築,一直到90年代才逐漸獲得正面的評價,甚至成為熱門的房地產目標。安全多樣的半私有化公共空間提供年輕家庭戶外活動的機會退休族參加社團或是陽台綠化比賽單身上班族享有住在市中心的便利性,即便只有建築背景的住戶能欣賞這裡的細部及美感,一般人也開始體會原設計理念所強調的城市聚落/社區的好處。有人說粗曠主義建築的美在於它背後想達到的社會關懷,有人說巴比肯的美需要走進它的外牆之後才會發現。以上兩者我皆同意。巴比肯空間及氛圍給一個城市探險者的驚喜是我對它最大的印象,走在空中廊道,時間的層次可追溯到羅馬時期到戰後重建到現今的社區生活,一個有活力的城市聚落,而且持續地演化當中。


資料來源:
City of London, Barbican Estate, http://www.cityoflondon.gov.uk/services/housing-and-council-tax/barbican-estate/Pages/default.aspx
Modern Architecture London, Barbican Estate, http://modernarchitecturelondon.com/pages/barbican-estate.php
Museum of London, The Barbican Estat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gkDCoH14g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