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園鳥類調查

皇家鳥類保護協會(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Birds)於1月發起全球最大規模的鳥類調查。這個活動已經舉辦23年了,他們希望今年全英國參與紀錄的人可以超過50萬人。保護協會的做法是請大眾在12930日這一個週末,花一個小時的時間紀錄他們在庭園、公園或其他公共空間所看到的鳥類。(飛過的不算,得停留在觀察地點的才算)。這一項調查可以幫助保護協會的研究員了解去年12月以來,嚴寒天氣對鳥類族群的影響。另外,他們也希望今年可以觀察到一些少見的庭園鳥類。

C&H運河,約克郡

Calder and Hebble Navigation是我參與的第一個案子,在我接手之前,古蹟指導員J. Jones已經調查並拍照整條水道的歷史空間,我負責將這些資料與GIS系統結合,生產可供工程師及都市更新組使用的手冊。之所以需要這樣做,動機之一是釐清工程師在施工前的疑慮,以避免對歷史空間的傷害或是觸法。在英國,指定古蹟的修改建跟拆除需要經過都市規劃單位的許可,也就是得申請Listed Building Consent,而保存區內的新建、增改建的尺度及設計、建築物及結構物的拆除等也在都市規劃管制範圍之內。未經核准的建築行為最高可處2萬英鎊的罰金或6個月以下的拘役。這個研究的另一個動機則為指認具有更新潛力的空間點,這對於水岸環境改善及景觀再造是很重要的基礎資訊,可透過跟政府申請經費或與社區團體合作等的方式來進行。未來在British Waterways轉型成為信託組織之後,這些歷史空間將成為他們收攬會員的最大資產,如同國家信託組織(National Trust)一般。目前他們也開始利用這些水岸歷史空間為基地,訓練1625歲的年輕志工歷史空間的概念及實際的修復技術,以利於有興趣的年輕人在未來取得職業證照。

英國都市農園的發展歷史

英國在15世紀後圈地制度(Enclosure)的執行逐漸增加,許多小型的耕地被合併成為較大的耕作及放牧單位,所有人可限制外人使用其土地。這樣的制度迫使許多小型耕農失去土地之外,也喪失原本在開放土地上放牧的權利,圈地讓鄉村劣勢階級更加窮困。18世紀的工業革命刺激了鄉村勞動人口的遷移,但在缺乏完善的社福制度保障下,都市的勞工家庭仍活在飢餓的陰影之下。1845年之後的法令制度(The General Enclosure Act of 1845)開始反應照顧社會貧困人口的需求,地方長官依法必須提供少於0.25公畝的土地讓需要的人進行耕作。雖然依法提供的土地面積有限,但這算是市民農園制度的開始。1907年的The Small Holding and Allotment Act要求教區跟地方政府必須提供市民農園,讓沒有庭院的街屋住戶們有耕種食用作物的機會。

英國工業遺址保存-曼徹斯特科學工業博物館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本篇文章原刊於中原大學建築系黃俊銘副教授研究室的研究成果臺灣鐵路管理局臺北機廠鐵道產業文物清查研究)


一、英國工業遺產保存
工業遺跡的文化遺產價值已經被很多國家及國際組織所認同,包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歐盟等近年都將工業遺產納入研究及指定的重點要項。保存工業遺產的正面意義除了歷史、美學、社會、科技以及建築層次之外,工業遺產的再利用也成為推動保存工作的動機之一。大致而言,都市型的工業遺產的保存與再利用有兩個主流方向,一個是透過成立博物館的形式作為歷史再現的場所,另一個則是透過保存式的都市規劃將工業遺產納入地區空間的發展計畫中。就博物館的方向而言,1970年代之後的工業遺產保存已將焦點移到現地保存與歷史詮釋(on-site conservation and interpretation,而保存對象也從原先的單件工業製品擴展到建築物、地景元素及聚落等大尺度的空間脈絡,並納入技術及生活史等無形文化遺產的內容。就都市規劃的角度而言,老舊的工業區常面臨社會及空間品質的問題極需更新,但工業區又常具有其獨特的建築型態及地景面貌足以代表一個城市的獨特個性。在這樣的認知之下,都市更新的趨勢之一便是保留這些原有的工業遺產特色,作為城市意像塑造的重點,同時允許合理的新開發及土地使用進駐Alfrey and Putnam, 1992。這兩個主流方向不論是成立博物館或是保存式的都市規劃,保存工業遺產已經不是消極的保存過去,而是更積極地為這些遺跡在現今的社會脈絡底下找尋合適的新生命,且繼續與周圍地景及社區互動以服務更多不同背景的觀眾。

英國工業遺址保存-摩威罕碼頭 Morwellham Quay

(本篇文章原刊於中原大學建築系黃俊銘副教授研究室的研究成果《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石油產業文化景觀保存活化調查研究計畫》)


一、歷史發展
摩威罕碼頭所在的塔瑪河谷 (Tamar Valley) 位於英格蘭西南部康瓦耳郡及得文郡的交界,河谷的兩側蘊藏豐富的銅及砷等金屬礦脈。記載顯示十三世紀時摩威罕碼頭附近即有農耕活動,當時河岸的碼頭只是附近修道院的運輸站,以連接到下游的樸資茅斯港 (Plymouth)。十八世紀起塔瑪河流域內的金屬礦產陸續吸引礦商前來開採,但一直要到十九世紀才真正進入生產的巔峰時期,當時光是塔瑪河流域就包含了一百零九座的礦坑,而這樣的開採規模也改變了原本的農村地景。大量的礦產使得沿岸的碼頭已經無法負荷交通量,因此摩威罕碼頭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興建成工業港,並花十三年的時間興鑿一條運河連接礦坑與碼頭。由於地形因素,運河尾端比碼頭高出約七十公尺,因此必須以軌道車連接運河及碼頭。到了十九世紀中期,再度擴建原本的碼頭讓載重三百噸的貨船可以停靠在此上下貨,摩威罕碼頭此時已是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最大的銅礦運輸港。街道上的旅館及雜貨店等除了做當地人生意之外,更要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這樣的盛況一直維持到二十世紀後逐漸走下坡,大量的礦工被迫移民到他處居住以求生計,礦區則荒廢無人照理,所幸豐富的林相保存住了這樣的礦業地景及摩威罕碼頭。一直到1969年摩威罕與塔瑪爾河谷信託組織(Morwellham and Tamar Valley Trust) 成立並取得碼頭的產權之後,一系列復原及重建工作才開始,而摩威罕碼頭得以博物館的面貌再度與世人見面。

英國工業遺址保存-艾爾德力礦區 Alderley Edge Mines

(本篇文章原刊於中原大學建築系黃俊銘副教授研究室的研究成果《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石油產業文化景觀保存活化調查研究計畫》)


一、歷史發展
艾爾德力礦區所在的砂岩地質約在二十四億年前形成,地殼運動使得此區產生隆起高約160公尺左右的山丘,成為在契斯郡平原上唯一的焦點地形。此區所蘊含的礦產包含銅及鉛,早在四千年前本區便陸續有開採的活動,青銅器時代的石斧跟西元四世紀的羅馬錢幣都曾在礦坑內被發現,但真正有文獻記載則是要等到1690年代。而原本地表上的樹林也在開採礦脈的背景下被剷除成為一片荒原。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之間並沒有大規模的開採活動紀錄,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期艾爾德力山礦業公司的投資才又有起色。當時的開採方式是以火藥炸碎岩層之後再以人力將炸碎的礦石敲擊成小塊,然後裝上礦車並推送至礦坑外。由當時的人口統計資料,艾爾德力礦區約有五十名左右的礦工,其中甚至包括十二歲以下的童工在礦坑中工作。一直到二十世紀,整座礦區僅剩三處礦坑仍有開採活動,而除了炸藥的威力有進步之外,其餘開鑿技術皆與十九世紀相差不遠。一次大戰後只剩小型而零碎的嘗試性挖掘,但最後皆以失敗收場。

英國工業遺址保存-前言

(本篇文章原刊於中原大學建築系黃俊銘副教授研究室的研究成果《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石油產業文化景觀保存活化調查研究計畫》)

身為世界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在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等各方面皆因此而產生重大變革。時至今日,這些刻畫在地景上的空間特性及建築結構已成為英國文化遺產保存及發展觀光的重心。英國工業遺產的保存有幾項特殊性及優勢,從研究技術的累積及相關資料庫的建立、官方的積極保存政策,以及高度的社區自發性參與,都是讓今天英國工業地景得以永續發展甚至登上世界遺產文化地景名單的助力。工業考古學 (Industrial Archaeology) 在英國約在1950年代發跡,一開始研究對象主要分為兩個支流,一個是指工業革命所遺留下來的建築及結構,另一個則是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手工技術。但自二十世紀中開始英國一些典型的產業逐漸衰落,再加上紡織工廠、鑄鐵結構、運輸系統、以及相關工業地景的歷史重要性漸受重視,英國工業考古學才將重心放在工業革命之後的歷史遺蹟。英國工業考古的研究傳統在於產製過程的發掘與紀錄,利用考古技術來辨識及區分現有的遺構所代表的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及類型,田野方法包含製圖記錄原始材料到成品的生產流程的空間關係,以及現場重要的機具種類及基地特徵等。目前英國工業考古研究有幾個重要的發展議題,第一是由傳統的工業考古衍生出的地景研究方法,將工業遺產放在地景發展脈落下來檢視區域工業發展的起源及型式。第二則是在以上的基礎資料建構底下,工業考古學者得以將其研究尺度由地方性及區域性的工業地景及建築轉向更廣闊的國際間勞力分工關係、人口流動、資源分布不均、性別等等議題的比較研究。也因為議題轉向到社會經濟層面,遺址的考古重心由原本的生產相關建築(工廠、礦場、運河、鐵道)擴充到勞工住宅、公共衛生、娛樂設施、甚至到城鎮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