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工業遺址保存-艾爾德力礦區 Alderley Edge Mines

(本篇文章原刊於中原大學建築系黃俊銘副教授研究室的研究成果《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石油產業文化景觀保存活化調查研究計畫》)


一、歷史發展
艾爾德力礦區所在的砂岩地質約在二十四億年前形成,地殼運動使得此區產生隆起高約160公尺左右的山丘,成為在契斯郡平原上唯一的焦點地形。此區所蘊含的礦產包含銅及鉛,早在四千年前本區便陸續有開採的活動,青銅器時代的石斧跟西元四世紀的羅馬錢幣都曾在礦坑內被發現,但真正有文獻記載則是要等到1690年代。而原本地表上的樹林也在開採礦脈的背景下被剷除成為一片荒原。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之間並沒有大規模的開採活動紀錄,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期艾爾德力山礦業公司的投資才又有起色。當時的開採方式是以火藥炸碎岩層之後再以人力將炸碎的礦石敲擊成小塊,然後裝上礦車並推送至礦坑外。由當時的人口統計資料,艾爾德力礦區約有五十名左右的礦工,其中甚至包括十二歲以下的童工在礦坑中工作。一直到二十世紀,整座礦區僅剩三處礦坑仍有開採活動,而除了炸藥的威力有進步之外,其餘開鑿技術皆與十九世紀相差不遠。一次大戰後只剩小型而零碎的嘗試性挖掘,但最後皆以失敗收場。

艾爾德力礦區的地景發展與當地的史丹利家族有相當深遠的關係,十八世紀時其家族已是艾爾德力山的最大地主並擁有地下礦產的所有權。他們出租礦區給當地的商人去經營開採事業,但其實大部分的開採規模及成果都有限,並沒有人因為開採銅鉛礦而致富。由於史丹利家族居住在礦區附近,史丹利花了相當大的心血在這區域植林造景作為家族私人的遊賞娛樂用途,也算是對他的地產做長期增值的投資,這些植被對於目前此區的地景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史丹利家族家道中落,不得已於1938年將艾爾德力山的地產變賣,所幸當時因大戰期間房地產開發受到限制,因此艾爾德力山的地景得以免受大量開發成私人住宅。而最後Pilkington家族透過很有技巧地遊說契斯郡政府買下這一塊樹林,並於1948年將產權轉讓給國家信託組織 (National Trust) 經營管理,這一個從十八世紀成為著名攬勝景點的歷史礦區終於得以獲得適當保護。1969年「德貝郡洞穴探險研究會」(DCC, Derbyshire Caving Club) 在獲得國家信託組織的授權之下開始重建部份礦坑的入口通道,並藉由持續性的研究逐漸釐清地底下的坑道網絡。從1972年開始德貝郡洞穴探險研究會便提供適當的裝備及解說服務,讓原本常有遊客發生意外的情形降至最低。


二、環境概述
艾爾德力山由於本身的山丘地形而成為曼徹斯特郊區相當受歡迎的健行及賞景場所,山上的開放視野可以瀏覽整個蘭開郡的風景。沿山路兩側的住宅群雖不屬於國家信託組織的保管範圍,但因其歷史及建築價值已由地方政府指定為保存區。目前國家信託組織所擁有的土地內有六處主要礦坑,大部分入口皆由管理單位因安全理由管制,因此遊客不得自由出入,但礦坑外的地景則是開放給一般民眾自由遊賞 (圖1)。由於廣大礦區內有深掘的露天採礦場及陡坡等,因此管理單位在必要的地區佈置指引步道,並特別強調幼童參觀一定要有長輩的陪伴以免發生危險。
1、黑色虛線內為國家信託組織託管範圍(圖面來源:Google Map, 2006)
左側為露天開採的礦坑遺址,因其深度具有危險性,因此設有走道及護欄保護參觀者。

三、保存維護機制
1.法定保護機制
艾爾德力山礦區目前受多重的法定地位保護,全區在1980年代列入特殊科學價值地區(Site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 名單,由Natural England主管其相關行政事宜,1993年曾檢討並擴大其保護範圍。Natural England有權審核保存區內的任何開發行為,包含廢棄物的處理、排水的處理、礦脈開挖、地上物的興建或拆除、興建臨時或永久的結構物、進行土木工程、變更自然或人工地景元素等等。艾爾德力山尚具有地區性重要地質及地形地區 (Regionally Important Geological/ Geomorphological Site) 的身分,屬於地方政府指定管轄範圍,但其指定內容與前述的特殊科學價值地區並未相差太多。另外,本區有三處礦坑因其歷史價值而被指定為古代遺址 (Scheduled Ancient Monuments),指定範圍內的任何構造物變動或是開採挖掘活動都須經由古蹟主管機關文化部會同英格蘭遺產(English Heritage) 認可才能執行。

2.管理經營機制
英國國家信託組織是此礦區的主要所有權人,部分礦坑仍屬於私人財產範圍,但已獲得地主的同意進行研究工作。國家信託組織在當地配有一名專任的古蹟管理員,而目前礦區是以租賃的方式授權給地方社團「德貝郡洞穴探險研究會」(DCC, Derbyshire Caving Club) 來經營管理。研究會負責礦坑的開放參觀時間及現場解說,另外在國家信託組織跟考古學者的協助之下繼續進行礦坑的考古研究。因為在礦坑內活動仍具危險性及不確定性,因此研究會會視每一個礦坑的狀況決定是否開放民眾參觀,而他們也會針對不同體能狀況的人設計不同的參觀路線。部份礦坑在他們重建入口之後仍然只限有經驗的社團會員使用內部空間,其餘適合參觀的礦坑則以事先預約的方式安排行程。研究會會與遊客溝通應準備的適當穿著,而頭盔探照燈等裝備則由研究會現場提供。德貝郡洞穴探險研究會的活動內容及範圍都必須通過國家信託組織的認可,除非是有充分的理由下否則不允許對於礦區遺址具有侵略的開挖或建設活動,而這些活動也必須符合英國健康與安全部門的公共衛生安全法規規定。所有權人國家信託組織、學術研究單位曼徹斯特大學博物館以及一位研究會的成員共同組成經營管理小組,透過每年的聚會來檢討補助經費及相關研究進度等的議題。

3.相關學術研究
目前由國家信託組織跟曼徹斯特大學博物館合作進行地景的調查與研究,研究範圍除了國家信託組織所管轄的土地之外,仍包含外圍相關的聚落、建築及自然史等。此研究計畫利用跨學科的調查及分析方法建立完整的地景變遷資料庫,工作團隊包含地質學者、考古學者、植物學者、生物學者、歷史學者、檔案管理者、國家信託組織、德貝郡洞穴探險研究會、以及當地地主代表。這項計畫的成果對於未來保存經營的方法選擇或是現地解說的材料都有相當大的幫助,對於合作的學術單位曼徹斯特大學博物館而言也是一項不可多得的資源及實務經驗的累積。這一個地景研究案延伸出了另一項考古研究計畫,由英格蘭文化遺產組織與曼徹斯特大學合作進行礦工住宅遺址的挖掘紀錄,這一座十八世紀所興建的礦工住宅一直到1940年都還有人居住使用,而於1950年代進行拆除,目前計劃利用考古挖掘來了解地基、廁所、井、以及廢棄物的存留情形。這一項研究將增加英國及區域性工業化發展的資訊,其為目前工業地景研究中較為薄弱的一環。

四、再利用模式
古蹟所有權人國家信託組織主要負責的是此礦區遺產的行政事宜,主要確保一般遊客在遊覽礦區及欣賞景色時的安全無虞,其所參與的附加設施興建及解說活動有限。另有一間小型的資訊展覽室設在礦區入口處,將初期地景研究的成果及礦坑內的出土物品展示說明,讓參觀者能對此保存區的發展脈落及地理特色有初淺的概念。其餘相關設施則為礦區入口處的停車場及盥洗設備。真正想了解此礦區的文化及歷史意涵還是得透過德貝郡洞穴探險研究會的專人導覽解說,而他們的解說員皆具有地理的相關知識及探險經驗,因此在礦坑內能進行詳盡的定點解說並帶領參觀者進行一趟安全的地下礦坑之旅。

德貝郡洞穴探險研究會承租礦區以來是以逐步擴展的方式取得各個礦坑的使用權。由於礦區荒廢已久,許多設施及礦坑都已遭自然或人為的破壞,研究會第一階段的工作即是復原礦坑的可及性,包含清理地表溝渠保持過道暢通、重新開啟坑道的水泥封口、重建坑道內步行設施、適度封鎖部分坑道路線等等,接下來才是持續發掘紀錄地底下這些礦坑迷宮的長度及相互間的關係。研究會目前成員約有七十多位,會員們主要是以洞穴探險、攀岩活動、挖掘新礦脈及舊礦坑等體能訓練及知識增長為目的,而會員本身可能也有自身的個別興趣,包括攝影、製圖、地質或洞穴生物學等等,而艾爾德力山礦區的豐富資源提供了最佳的場所讓會員的各種興趣都能得到深化及滿足。研究會與英國其他洞穴探險組織、地理研究學會等皆有互相支援及交流的傳統,讓礦區的歷史價值得以發揮之外更擴及到新知識的累積。

歷史建築再利用為餐廳及資訊展示室
德貝郡洞穴探險研究會嚮導解說早期挖礦工具。
礦區現場德貝郡洞穴探險研究會成員仍持續進行的挖掘研究工作。


參考資料:
Derbyshire Caving Club, 2007, http://www.derbyscc.org.uk/caving/index.html
Michael Batty, 2006, http://www.alderleyedge.org/
The Manchester Museum,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02,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