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都市農園的發展歷史

英國在15世紀後圈地制度(Enclosure)的執行逐漸增加,許多小型的耕地被合併成為較大的耕作及放牧單位,所有人可限制外人使用其土地。這樣的制度迫使許多小型耕農失去土地之外,也喪失原本在開放土地上放牧的權利,圈地讓鄉村劣勢階級更加窮困。18世紀的工業革命刺激了鄉村勞動人口的遷移,但在缺乏完善的社福制度保障下,都市的勞工家庭仍活在飢餓的陰影之下。1845年之後的法令制度(The General Enclosure Act of 1845)開始反應照顧社會貧困人口的需求,地方長官依法必須提供少於0.25公畝的土地讓需要的人進行耕作。雖然依法提供的土地面積有限,但這算是市民農園制度的開始。1907年的The Small Holding and Allotment Act要求教區跟地方政府必須提供市民農園,讓沒有庭院的街屋住戶們有耕種食用作物的機會。

一次大戰期間德國的封鎖政策使得英國無法順利從境外輸入民生用品,在此背景下,市民農園的需求大增,包含鐵道周邊的土地也都提供作為鐵道員工耕作的場所。二次大戰期間,英國被封鎖的情形更為嚴重,此時連公園都被迫改為農園使用。當時的宣導口號即為“Dig for Victory",鼓勵英國境內自給自足的食物供應,以減少船隻運輸及仰賴進口作物的必要。戰爭刺激了市民農園的成長,1943年曾統計出1,400,000 處之多,可謂市民農園的高峰。

戰後1950年,The Allotment Act規定人口與市民農園的比例,每一千人就應該有4英畝的市民農園。但戰後卻也是市民農園數目下滑的開始,1970年起地方政府因為經濟發展的壓力必須賣掉一些市民農園供開發使用。20世紀末則又見一波自己動手耕種作物的風潮,起因於對基因改造食品及土地污染的不安,再加上城市人口對於接觸大自然的需求。許多原本荒廢的農地再次有人使用,甚至一些管理良好的市民農園還得排隊等空缺。根據市民農園社團的統計,2008年全英國約有330,000人是市民農園的使用戶,而有100,000人在等候名單上。不少都會區的人口將參與市民農園視為一種健康永續的生活態度及方式,甚至稱為新的Dig for Victory"。現今的市民農園已超越最原始的提供飽腹之需求,而擴展到都市永續發展及社會休閒娛樂的層面。
Welwyn 田園城市的市民農園。

參考資料:
http://www.guardian.co.uk/environment/2008/mar/22/food.gardens

4 comments:

John Liu said...

您好!我之前也曾經在英國學習都市設計,回台後主要多操作政府部門的社區營造和社區規劃相關計畫。最近才開始在推展都市農耕,在新竹自己經營一個小小的農場。
在搜尋資料時發現您的網誌內容非常豐富,希望有機會可以和您多交流學習... ^^

Ally Lu said...

Hi, John,
謝謝你的留言,
我很希望台灣的都市農耕可以好好地發展起來!
我現在在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
有空可以多交流!

Anonymous said...

您好,看到您寫的文章感到非常的有興趣,我是中國文化大學景觀所郭瓊瑩所長的助理,我們正在企劃一國國際都市規劃設計工作坊,其中有個主題productive landscape,是關係都市農園的探討,想請您來參與此工作坊,並與學員們分享都市農園,若您有意願,請您與我聯絡,我的聯絡方式為yuting@ecopia.org.tw 謝謝

Ally Lu said...

Hi,你好,
感謝提供資訊.
想請問這一個國際都市規劃設計工作坊的時間確定了嗎?